首 页  /  法律价值

李德顺:三重生命与精神信仰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专门研究哲学。他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思考,随着年龄一步步迈入老年,开始关注人生的长度与厚度,得出了每个人生都有三重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一研究,发现了许多乐趣。



他说:“用各种养生和体育锻炼来加强自己体质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自然生命;担当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追求成就和奋斗,用业绩塑造自己形象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社会生命;献身于真善美的思想和品德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精神生命。从效果上看,追求并达到三重生命之间高质量统一的人,是真正长寿的人。”

 

三重生命高质量统一的人,真正长寿

 

李德顺的“三重生命”观点,写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编的《写给中国人的健康百岁书》里。



他说:“我是搞哲学的,过去只思考过人生价值问题,老年人的价值问题思考的少。但我和爱人曾经先后照顾过5位前辈老人:我父母,她父母,还有一位她姥姥。这5位老人有两位超过100岁,有3位在八九十岁之间。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我观察他们,之所以长寿不长寿、怎样更长寿的差别所在,最后发现,更重要的在于心态。”



李德顺认为:如果老人自己能发挥全部潜能,自立自信地生活,更有利于健康长寿。他感叹,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老了,成为社会的负担;有的觉得我奋斗了一辈子,现在干不了了,社会欠我的,都要还给我,抱着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长寿。



中国人民大学百岁教授邬沧萍提出仁者寿、勤者寿、乐者寿、智者寿,李德顺非常赞同。他说:“人类长寿,遗传基因决定了一个下限,寿命的上限是靠自己的人生实际创造出来的。生命的长短,和条件改善有关,也和人的生长周期加长有关。过去一个人16岁就结婚生孩子,担负起整个社会生活,现在16岁孩子还在学校学习呢。所以说,能做到仁者、勤者、乐者、智者这种心态,生命力就越强。反之,对人生纠结越重,负担越重,他的寿命就相对短一些。”



善于思考的李德顺,关于人的生命研究,由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心理年龄,得出三重生命的概念: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自然生命”是一个人经历从生到死,饮食生息,难免经历三灾八难,五劳七伤。李德顺说西方谚语猫有九条命,我们也常说九死一生,是屈原所讲的“虽九死而无悔”:人的追求和意志,可以在肉体死生九次之中保持如一。



“社会生命”是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存续。李德顺指出,从学龄、工龄、党龄、干龄到政治生命、道德生命、职业生命,这些承担着各种权利和责任的社会生命,为人们常常纠结却又常常忽略,但它却是人生的“硬道理”,是“人的本质生命”。



“精神生命”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社会形态。李德顺笑言,它是我们通常认可的“永垂不朽”,即肉身消逝千百年,其思想和精神仍然可以发挥作用,活在人们心中。



李德顺说:“人们说长寿,一般都指表面的‘户口本年龄’,但这只是寿命的‘数量’,与寿命的‘质量’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有价值的‘寿命’。无形的精神生命,才是人最有自主权的一条生命。”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77岁的李德顺祖籍河北唐山市,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做教学研究工作,后被中国政法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现为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李德顺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哲学原理体系改革和发展、价值和价值观念理论、当代文化、法治文化等。还曾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会长的李德顺,喜欢与学生们面对面讨论学业、生活、社会乃至人生价值,信仰追求等问题,并有问必答。



针对信仰缺失问题,学生问的直截了当:是普通老百姓信仰缺失,还是知识分子和官员信仰缺失?李德顺的回答也简单干脆:是本来就没有信仰或信仰不坚定的人。



在《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一文中,李德顺对信仰解读说:“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信仰并非一定是宗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色,恰恰在于它保持了一种近似‘有信仰,无宗教’的人本主义传统。”



中国人信仰是什么?李德顺提出,中国自古以来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民间宗教,但从未有一种宗教真正占据了全民信仰生活的主导地位,成为具有“国教”性质的宗教。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一种以“天地”特别是“天”为对象的根本信仰。他说:“在中国的日常用语中,‘人命关天’意味着生命的尊贵来自于天;做人要讲‘天地良心’;干亏心事要顾忌‘天网恢恢’;当皇帝要‘奉天承运’;起义造反也要‘替天行道’……‘天’是中国人共同认可的、无所不在的、无所不能的最终根据和最高主宰。”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信仰跟不上世界,跟不上西方,于是产生信仰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李德顺坦言:“中国人一直信‘天’,在对‘天’的理解和把握中,骨子里指的是‘人’,所以叫‘以人为本的信仰方式’。所谓的信仰危机,只是对于以共同信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关注和期求理解上的偏差,在信仰文化领域造成两种不健康的、有害的倾向:一种是文化上的急功近利、轻率浮躁;另一种是‘道德割据’‘文化圈地’式的精神暴力。”


 

李德顺阐述中国文化包含很多,有历史上的文化,也包括外来的文化。他坚定地说:“我们既不可能完全恢复古代,也不应该企图回到古代;既不要怕像了西方,也不要怕不像西方。只要把我们自己的好的、该做的都肯定下来,并指导未来的公共信仰理念、信仰政策、信仰生活,党和政府为坚守共同信仰作出表率,用实践证明这种信仰的力量,不断巩固,就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针对有人说新中国没有出过几个像样的哲学家,李德顺笑着回答:“有没有像样的哲学家,要看用什么标准。另外,评判权和话语权也很有影响。我们真正抓住时代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的哲学学者,实际上并不比外国的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李达、艾思奇、杨献珍、肖前、高清海等在自己的领域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当然,如果为了捍卫学科的尊严,我本人也不遑谦让。”

 

知己尚未达,犹自不敢闲 

 

李德顺的自信来源于他对学问的品质和境界的不停探索。他说:“浅入浅出是没学问,浅入深出是假学问,深入深出是小学问,深入浅出是大学问。越是深刻而丰富的思想,越是可以充分地接地气。



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学生常问。



“这问题最好由提出的人自己回答,”李德顺说,“比如,很多父母为子女活着,有的老师为学生活着,有的艺术家为好作品活着。作为这种社会角色,是一种很高尚的道德价值。难道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在这一切之外去寻找‘意义’?”



通俗易懂、平凡朴素,是李德顺留给人一位哲学学者始终如一的印象。他先后写作出版了《伟大的认识工具》《价值论》《立言录》《家园》《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思变集》等著作,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重点奖项,有的作品还被译成英、日等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


 

人到老年,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李德顺在70岁那年,写了首打油诗《2015宣言•七十述怀》,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念:



昔称古稀年,于今也平凡。

世界变化快,人生一溜烟。

耳目渐迟钝,牙齿不完全。

同侪有余勇,时人已相怜。

门生赞矍铄,家里管得严。

常守团圆乐,莫惹领导烦。

子女打拼苦,世事固多难。

孙辈最可亲,每觉生活甜。

 

回眸来时路,始信天地宽。

大势如江河,蓬勃未可拦。

淡看风云起,老戏翻新篇。

无心逐潮讯,但赏钓鱼船。

知己尚未达,犹自不敢闲。

为仁凭呐喊,奔走靠后贤。

出门贴边行,侧身让健男。

寄语跋涉者,慎防脚踏偏!



李德顺说他的晚年体会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正视现实,多些理解和包容。他说:“如果仙人掌成为你的标志,很可能你生活在沙漠地带。所以对社会,对他人,对后代多关注,用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去帮助和提醒他们,而不是强迫和限制他们,这样与己与人都很有益。另外就是坚守自己,不是老了什么都不做,而是老有老的优势,老有老的长处,老有老的财富,将这些东西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贡献给社会,为自己营造一种精神健康的氛围。”



健康、乐观、平和的心态,是李德顺与家人、朋友包括学子们相处融洽的一个致胜法宝。他说:“我是当老师的,喜欢给人打分。对于健康长寿,就目前来看,活80岁只能算及格,活90岁是良好,活100岁才算优秀。我现在正在努力达到及格线。”



转自《中国老年》2022·5(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