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们的刊物

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创刊号稿约


       在西方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对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关于法律问题的系统化论述,但他们的著述和思想却对当代诸多法学流派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以在法社会学、分析法学、自然法学、批判法学、后现代法学、女权主义法学等当代法学流派中感受到其中徘徊着“马克思的幽灵”。在我国法学界,也有许多学者呼吁要“回到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对21世纪都是不可回避的。

       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梳理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一代法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法学应该始终处于我国法学研究领域的主导位置,然而事实却是当下推介和实践西方法学的热情依然没有消退的迹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性自觉和更新进程依然缓慢。因此,根据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精髓提炼出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知识产权的解读模式,全面反思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教义学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重构马克思主义法学不是要寻求一种原教旨主义式的本真教义,而是要既恢复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批判理论的本来面目,又要与西方所有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传统展开对话,同时还要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基本面向。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套适合于当下中国法治实践的法学方法论体系,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基于此,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创《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

 

1.《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是依托司法部和陕西省重点学科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由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主办,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学术集刊。本刊以选译和评介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研究成果,集中刊载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繁荣与发展为宗旨。

2.本刊恪守文献性、学术性、思想性、前沿性的原则,倡导从法理学、法史学、刑法学、民法学和国际法学等专业角度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研究,也欢迎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研究。

3.本刊主要栏目为:研究性论文,专题研讨,论坛,评论,学术动态,访谈等。其中“研究性论文”栏目刊登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基本概念、问题、方法和趋势的相关理论文章,字数为1-2万字;“专题研讨”栏目将不定期发表对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某一专题进行探讨的理论研究论文,字数为1.5-3万字;“评论”栏目介绍和评论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领域的著作、人物或事件,字数为0.5-1万字;“学术动态”栏目反映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信息;“访谈”栏目不定期采访国内外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

4.本刊采用“随到随审”制度,随时接受来稿。具体审稿程序是,先由初审编辑形式审查,初审周期为4周。如通过初审,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由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或倾向性用稿意见,编辑部综合考量决定用稿与否。编辑部保留对稿件必要的修改权。凡在本刊上发表的文字不代表本刊的观点,作者文责自负。

5.本刊对来稿的形式做如下规定:原则上只接受电子版来稿;电子版稿件请用Word格式,正文小四号字。正文之前附上中英文的标题、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文章体例及注释规范请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月刊)。

6. 本刊投稿不限中文,被录用的外文文章由编辑部负责翻译成中文,由作者审查定稿。来稿须未曾在大陆任何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请勿一稿两投。来稿经采用发表后,将赠刊2 本并致薄酬。

7.凡在本刊上发表的文字,纸质出版权和电子版权归《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所有,作者特别声明的除外。

8.本刊编辑部地址和联系方式: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主行政楼333室,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编辑部,邮编,710063,电话,029-85385168,029-85385194;投稿邮箱:marxistjuris@126.com。

9.《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创刊号截稿时间:2016年10月31日。

 

                                                        《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编辑部

                                                                     2016年6月10日



[-返回-]